事情的起因应该是某位爱奇艺电视客户端的用户,发现自己家的电视在待机后仍有不小的上传带宽。随后这位用户发现是爱奇艺客户端在后台不断地上传数据,便在知乎上发帖描述。之后,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

HCDN(PCDN)是什么

CDN是一项在现代极其常见的技术,全称“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在此不做说明,不了解的可以自行搜索。

PCDN即P2P CDN,P2P即Peer-To-Peer,是指一种点对点传输的网络结构。简单来说,P2P就是指数据的传输不再通过服务器,而是网络用户之间直接传递数据。

而HCDN则是爱奇艺基于CDN和PCDN的基础上,针对自家产品进一步进行优化调整之后的产物,并且还获得了“2017年度CCF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但我认为,这项技术获奖只能说明它在技术领域获得了认可,并不代表它就可以直接被实际应用到生产环境中。如同苏联的共产主义不能直接被应用到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中。

被薅羊毛的设备有哪些

对于我们常人的思路而言,HCDN既然是爱奇艺自家的产品,并且其最终的服务目标仅仅只有爱奇艺,那么HCDN应当只存在于爱奇艺的应用中。

所以,被薅羊毛的设备应当只有能安装爱奇艺客户端的设备,即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并且卸载或强制关闭应用应当能够阻止我们被薅羊毛。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只能说我们在互联网大厂面前有些太天真了。

我在浏览和爱奇艺HCDN相关的内容时,又看到了另外一篇文章。一位群晖NAS(NAS即私有云存储,不了解的可自行搜索)用户在自己的设备上下载了一款离线下载软件(记不清软件名字了),其开发商是迅雷,功能和电脑版应该是差不多的。

随后这位用户发现自己的NAS在没有任何使用的情况下,硬盘仍旧在不停地运行(群晖NAS在无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会自动让硬盘休眠,以延长寿命并降低功耗),并且卸载掉离线下载软件后情况并未得到改善。

在查看了系统进程后,这位用户发现离线下载软件创建了一个爱奇艺HCDN的进程,并且这个进程并没有因为软件被卸载而删除。也就是说,只要下载了这个软件,就会不停的被薅羊毛,即使卸载也没有用。

由此看来,基本上是只要能联网的设备,都有可能成为这些互联网厂商眼中的待宰羔羊,数量之庞大远超我们的想象。

对于PCDN的看法

之所以写“对于PCDN的看法”而不是“对于HCDN的看法”,是因为HCDN的基本原理归根结底还是PCDN,并且绝大多数厂商都在使用PCDN,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

国内地区的视频软件,诸如优酷、哔哩哔哩等也都在使用这项技术,也有阿里等非视频内容运营的互联网厂商。

从实际运营方面讲,PCDN到目前为止都还是一项处于灰色地带的技术。我国的家庭宽带费用在全球范围内都算是很低的,因此运营商更多的靠商业宽带来盈利(这也是为什么在租用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带宽远小于家庭带宽,费用却是几十甚至几百倍)。

因此运营商对于家庭宽带是明文禁止商业运营的,而PCDN占用用户宽带来为自己的运营节约成本,无疑是违反了这一条款。

另外,PCDN用不好就是一种损人利己的技术。国内现在有玩客云、网心云等P2P赚钱平台,这些平台都是让用户利用自己的闲置带宽、硬盘、设备等作为PCDN服务器节点,然后支付给用户相应的报酬。至少这种运营模式用户是知情,并且能拿到一定报酬的。

而优酷等视频平台,没有明确告知用户PCDN相关内容,也未向用户支付报酬,但至少这些平台没有将用户的所有上传带宽全部占用,也就是说并未十分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我觉得这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而反观爱奇艺,不告知、不支付报酬就算了,还把用户的上传带宽直接占满,不少用户都反映过爱奇艺一开,同一WiFi下的设备打游戏掉线、打电话卡顿......这种丝毫不为用户考虑的做法实在是自私至极。

最重要的是,私自把用户的设备作为PCDN节点,会有导致用户家庭宽带被关停、罚款的风险。前文已经提及,家庭宽带是不允许用作商业运营的。而爱奇艺这种做法,无疑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心只为自己的利益,完全不替用户考虑。

总结

PCDN技术真正投入运营还有很多争议需要解决,我们不应因为某些互联网公司的不良作风就对其全盘否定。但无论怎样,这项技术的发展都应以尊重用户、不违反规定为基础,而不是仅以节约成本为目标。

点个赞吧~ 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