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博客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日渐式微,许多历史悠久的博客也逐渐一个接一个地关闭。他们,到底为什么落得如此地步?

资金成本增加

在以前互联网还是个极其新鲜的玩意儿的年代,许多人并不能随时随地自由地上网,并且上网的成本也不是很低。因此经常在互联网上冲浪的大多都是网络爱好者。

另外在那个时候,互联网正处于发展阶段,网站数量以及互联网公司数量与现今相比都还很少,并且当时也有很多提供个人免费网页空间的服务商。

总之,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创造出了那个个人博客迅速萌芽的阶段。

而现今,互联网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人们对它的新鲜感已经不比以前;各种互联网公司数量众多、发展迅速,其势力之大根本不是个人所能比肩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由以前以互联互通为主的工具,逐渐变成了以赚钱为主的工具。这使得以前那些提供免费网页空间的服务商,逐渐转型为了以商业模式运营的服务商。

从访客角度考虑,我们虽然不需要像大公司的商业产品那样,去把访问速度提升到那么快、访客容纳量做得那么大,但至少也不能让基本的访问体验太差。而直接增加服务器硬盘、带宽成本又太高,因此又需要额外购买对象存储、CDN等。

由此一来,想要运营一个质量还算不错的博客,成本一定不会太低,至少一个月需要花费上几百块钱。

创作成本高

个人博客不像媒体、营销号之类的专业创作团队,所有的文章创作都需要站长一个人独立完成所有流程;而那些专业团队有明确的分工合作,从确定主题到规划结构,再到撰稿、合并润色、审批,都有一套极其完整的流程。

个人博客的性质也决定了网站里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站长本人生活有着较高相关性的,不像新闻媒体那样可以从各处取材。也就是说,博文的创作素材很少。

个人博客的站长们并非职业写手,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而一篇博文从灵感迸发,到构思文章,再到码字写作,需要经历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并且中间一但被打断就很难继续下去。对于我而言,这个时间通常是6到24个小时之间。

因此,博客的持续运营,也需要站长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有静下心来思考的精力、有沉心写作的时间。而这些,是在这个节奏快到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极其难得的。一位站长,能每个月创作出一篇原创、质量较好的博文,就已经十分难得了。

极少甚至没有创作收益

个人博客在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社交产品的对战中已经败下阵来,自然不太可能获得比较高的浏览量。

从ICP备案角度讲,个人主体备案的博客类型网站是不允许接入广告联盟的;从创办者角度讲,非企业主体在国内也基本申请不了较为正规的广告联盟,Google广告联盟虽然可以申请,但对访客、内容量有一定要求,并且国内提取收益很困难,门槛还是不低的。

而通过发布推广、测评类文章虽然可以赚取到一定的佣金,但因其无法个性化展示广告、无法统计点击量导致报酬往往很低。并且此类文章过多会引起访客反感、博客不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也不会有“甲方”上门拜访。

总结

由以上简单总结的三点,不难看出,博客的长期运营既费钱又费力,几乎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我想,换了谁长期坚持一件事却得不到任何回报,都难以掩饰心中的失落吧。由衷希望这份特殊的情怀能够不被时间所磨灭,永远存续下去。

点个赞吧~ 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