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被欧盟罚款20亿的事估计大家都听说了吧。这回是真给苹果整破防了,直接在官网激情开喷。正好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更新文章了,那么便借此机会聊一聊我对苹果垄断行为的一些看法。
不过本篇文章和这次的瓜没有太大关系,想要了解具体原委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苹果的所有垄断行为,大致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对于硬件上的垄断,我持反对态度;而软件上的垄断,我则认为是“合理但不合情”,保持中立态度。
硬件垄断
首先来聊一聊存在感相对低一些的硬件垄断。
手机大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之一了,那么出现故障的概率也不会小。
国产的安卓手机在出现问题后,我们可以选择第三方维保店以获得更低廉的价格;也可以选择官方售后以获得更放心的保障。另外,硬件的选择也很自由——消费者完全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和原来的厂家不同,或者是型号不同的硬件。当然,前提是它能在现有的设备上正常工作。
然而到了苹果这边,画风却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苹果在手机内实现了一个“硬件配对”的功能——通俗些来讲就是所有原厂硬件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经过苹果认证的“身份证”,手机在运行过程中一旦检测到“身份证”无效就会停止工作,即使它完全能接替原有硬件的工作。
硬件配对这一机制,已经将用户自由选择硬件的权利夺走,然而苹果显然不满意就此罢手。苹果在以前,拒绝向第三方维保店出售原厂零件。这就导致用户自由选择维修机构的权利也被夺走,从而使得苹果在售后上赚得盆满钵满。
显然,这种硬件垄断的做法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用户在购买设备时,就已经拥有了整个设备的所有权,消费者应当有权利决定怎么处理自己的设备。苹果的这种做法,就像是卖积木玩具的商家,不允许顾客按照自己的意愿搭建;如果积木有哪个地方坏了,那就必须到我这里来买新的。
虽然苹果现在已经开始向第三方维保店出售自家的原厂零件,但只要硬件配对机制没有取消,那么苹果就还在进行垄断,只不过赚的少了一点而已。
至于苹果对自己这一行为打出“为用户安全考虑”的理由,完全是在避重就轻、站不住脚。如果一个厂商真的是想在硬件层面上保护用户的安全,那么它应当全心全意地研发安全性超过市场上其它品牌的硬件,而不是用尽手段逼着用户买自己那所谓的“安全硬件”。
更何况,世上就没有密不透风的墙,硬件也没有绝对的安全。苹果的硬件,也还没有安全到没有漏洞,亦或是强过所有同行。
软件垄断
相比起硬件,软件上的垄断应该更被消费者所熟知。苹果在软件上的垄断,基本上就是规定软件的下载渠道有且只有自家的App Store;并且软件开发者实现应用内支付时,必须使用Apple Pay并被扣除手续费,不得直接或间接绕过Apple Pay。
在开始讨论前,我们应当了解一个基本共识:iOS系统是由苹果开发的软件,苹果对其有着完整的所有权,用户在购买设备时,相当于只是获得了该软件副本的使用权,而非“这个软件装在我的手机上,我就应当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它”。
我们作为使用者,应当尊重所有者的权利。这里的权利指的是正当权益,比如在交易达成前就已明确告知或写入协议的合法条款。因此如果苹果在向消费者提供软件副本使用权时,只要有做说明限制系统内软件的下载安装渠道,那么它就是合理的。
接下来再说一说被痛骂的“苹果税”。第三方软件,都需要依赖操作系统才可以运行,操作系统所担任的角色,就是将开发者的代码转换为硬件可以执行的指令并下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使用了操作系统开发者的成果。
如此一来,“苹果税”也并非完全不合理——第三方开发者基于苹果的iOS开发软件实现盈利,那么同样是在整个生态中出了力的苹果,为什么不能从中获得抽成?
一般的开发者都容易有一个惯性思维,即他们认为软件是他们亲自开发的,那么用户使用我们的软件就仅仅使用了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忽视了操作系统的价值。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开发者的软件脱离了操作系统,那么它们还能正常运行吗?安卓系统免费、开源向所有人提供,虽有商业成分在内,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背后贡献者的奉献精神;苹果的操作系统不免费也无可厚非,那是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要把情分当义务。
综上来看,苹果在软件上的垄断还勉强算得上是合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苹果确实有点过于暴利,对用户而言多少有些不合情。因此,这次被欧盟罚了20亿,也是不冤。
对于本次欧盟罚苹果背后的故事,总结下来便是:巨头相争,用户得利。
另外,也希望这笔罚款最终能回馈到消费者身上。
6 条评论
思来想去,苹果的苹果税和安卓渠道服的渠道费还是有区别的,安卓同时存在官服和渠道服两种版本,也不会限制用户对软件的安装渠道,只有用自带的软件商店才会下载到渠道服的软件,进而收取手机厂商的渠道费,用户有选择权选择下载哪个版本。苹果则不然,用户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下载AppStore一个版本,产生的所有服务费均会强制性被征收苹果税。
除此之外,安卓渠道服与开发者之间的合作可以看作是一种代理模式,手机厂商不仅帮助推广应用(可以产生更多用户群和利润),还提供定制化服务并维护用户体系(用户数据存储在渠道厂商的服务器内,用户体系不属于开发者,渠道商算是一种代理商了,开发者只负责软件本体),所以分成更像是一种合作共赢。而苹果的苹果税并没有类似的推广或用户管理服务,苹果的角色更多是作为平台所有者,收取“租金”,它更像是对在其封闭生态中运营的应用收取的通行费。
不过苹果税这种事情也有解决途径,游戏厂商也推出了绕过方案,就是单独搞个独立于App的网页充值系统,并提供优惠券引诱大家去这里充值,来避免苹果税的产生。
又想了一下,开发者将苹果税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也并非一定是因为“想要获得和安卓一样的收入”。因为服务都是有成本的,无论是开发的成本还是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企业需要平衡成本和利润。开发和运营服务的成本是客观存在的,企业需要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服务,保证体验质量。而苹果税直接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企业要么通过降低服务成本来应对,要么通过提高价格来弥补利润缺口。因此,成本的转嫁并非简单的“多赚一点”,而是为了维持服务质量与企业的可持续运营。
其实某些安卓渠道服收的比苹果更高(我见过高达50%的),只不过因为安卓端渠道服用户远少于官服,且数据不互通(苹果和安卓是互通的),所以厂商一般也就忍着过去了。我一直觉得操作系统开发者收取渠道费这种行为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开发者的劳动成果;但目前的情况是,许多厂商收费过高,十分不合情,把第三方软件开发者的利润压榨得太多了。
在Appstore购买应用收税就算了,关键是在软件内付费也要收,还强制你用apple pay,这点很逆天。这也导致了苹果用户开一些软件会员要比安卓贵
苹果对于手续费的定价本身就过高,并且没有根据不同的应用类目划定不同的费率,这是极其不人性化的一点。在国内,我们除了苹果还可以自由选择其它安卓手机,这至少要比国外不愿意但却没什么好的代替方案可供选择要好一些
羊毛出在羊身上,苹果面向开发者的税最终还是落在了用户身上
从一个方面来说,用户已经为iOS付费,开发者没有,那么这部分费用理应开发者来承担;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开发者想要拿和安卓一样多的收入(毕竟两个平台提供的服务基本都一样),涨价又似乎不是那么不可理喻...
哎,哪方都有自己的理。不过有一说一,苹果税不是最高的,国内很多渠道服和游戏开发者都是五五分的(也没见渠道服涨价啊),更暴利,毕竟安卓本来就不是手机厂商开发的。